《后宫词》白居易

2021-07-04 by 巴士英语 【字体:   手机访问

手机扫二维码访问该网页

后宫词

[唐]白居易

泪湿罗巾梦不成,夜深前殿按歌声。

红颜未老恩先断,斜倚薰笼坐到明。

译文

泪水湿透了罗巾无法入睡好梦难成,深夜时分听到前殿传来按着节拍唱歌的声音。

红颜尚未老去已经失去了君王的恩宠,斜靠着熏笼一直坐到天明。

注释

宫词:此诗题又作《后宫词》。

按歌声:依照歌声的韵律打拍子。

红颜:此指宫宫女。

恩:君恩。

熏笼:覆罩香炉的竹笼。香炉用来熏衣被,为宫中用物。

鉴赏

这首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。前人曾批评此诗过于浅露,这是不公正的。诗以自然浑成之语,传层层深入之情,语言明快而感情深沉,一气贯通而绝不平直。

诗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宫女。她一心盼望君王的临幸而终未盼得,时已深夜,只好上床,已是一层怨怅。宠幸不可得,退而求之好梦;辗转反侧,竟连梦也难成,见出两层怨怅。梦既不成,索性揽衣推枕,挣扎坐起。正当她愁苦难忍,泪湿罗巾之时,前殿又传来阵阵笙歌,原来君王正在那边寻欢作乐,这就有了三层怨怅。倘使人老珠黄,犹可解说;偏偏她盛鬓堆鸦,红颜未老,生出四层怨怅。要是君王一直没有发现她,那也罢了;事实是她曾受过君王的恩宠,而现在这种恩宠却无端断绝,见出五层怨怅。夜已深沉,濒于绝望,但一转念,犹翼君王在听歌赏舞之后,会记起她来。于是,斜倚熏笼,浓熏翠袖,以待召幸。不料,一直坐到天明,幻想终归破灭,见出六层怨怅。一种情思,六层写来,尽缠绵往复之能事。而全诗却一气浑成,如笋破土,苞节虽在而不露;如茧抽丝,幽怨似缕而不绝。短短四句,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失宠宫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。夜来不寐,等候君王临幸,写其希望;听到前殿歌声,君王正在寻欢作乐,写其失望;君恩已断,仍斜倚熏笼坐等,写其苦望;天色大明,君王未来,写其绝望。泪湿罗巾,写宫女的现实;求宠于梦境,写其幻想;恩断而仍坐等,写其痴想;坐到天明仍不见君王,再写其可悲的现实。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,由失望转到苦望,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;由现实进入幻想,由幻想进入痴想,由痴想再跌入现实,千回百转,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。

赏析

这是一首冷宫宫女生活的写照诗。实际上,背后有着广泛的深层寓意,即“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”之感叹。

古代那些深宫里的女子,很少有人将目光伸向她们,不像现在的宫斗剧那么火热,宫里女子的生活其实也是一个残酷的世界。她们不但要温柔美丽,还要能歌善舞,有一技之长才能留得住君王的心。一旦被君王抛弃,一辈子都无法接近男子,只能老死宫中,或被人杀害。

不禁想起张艺谋拍的电影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,里面的女主角颂莲就是一个新时代女性,在高墙深院之中,从开始拒绝当小妾、拒绝伺候老爷,到被老爷冷落,最后上赶着要伺候老爷,足以成为宫中女子思想转变的缩影。她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,抗争的结果不过是三姨太梅珊的下场——被吊死在陈府角楼小屋中。

这种绝望的感受,白居易把它写出来了,用无穷无尽的泪水写出来了。

首句,泪水湿透丝巾,言泪水之多,绝望之深,命运之悲。

梦不成,是绝望无助的必然结果。
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句,这边哭得悲痛欲绝,那边却彻夜笙歌,早就忘记这个世界还有一个需要人关心、安抚的女子。那边的歌声越高,这边的悲凉越深。

宫女容貌尚在,歌舞尚能,为何君王仅因喜新厌旧,就无情地把人抛弃呢?

这一句,是宫女对上天无情,命运不公发出的反问,为何君王对她的感情如此淡泊,如此容易恩断义绝呢?

一个晚上,宫女不睡觉,也睡不着,尽想着君王为何把她打入冷宫。

然而,思来想去,也想不出原因,只能斜着身子倚靠熏笼,一直坐到了天亮。

即便时光走到了明代,朱元璋也曾有一日杀三妃的行为,他还倒行逆施,恢复了废弃两千多年的殉葬制,下令在他死后,让所有的妃子殉葬,简直惨无人道。由此可见,至明代,宫女们的生命也还如同草芥一般。

幸好,生活在现在的新时代女性,可以做自己命运的主人,能活出精彩的自己来。对比之下,方觉自由的可贵,美好时代的可贵。

网友评论

()关注微信公从号

相关内容

热点推荐

猜你感兴趣